2017/11/2 11:36:01 From: 黄柳青
孩子是翱翔天际的风筝,却永远牵挂在父母手心。—— 题记
上大学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家远行。离家半年的我第一次尝到了乡愁。春节前,学校一放假就兴冲冲地搭上最早的班车回家了。好不容易回到家,进门的时候自己还有些扭怩,近半年没有见了,不知道爸妈见到我会有什么反应呢?电视剧里面父母见到远归的游子大多是激动得手足无措、语无伦次,至少也会热泪盈眶。爸妈会吗?
一进门,爸妈在客厅里看电视看得起劲,我有些不自在地喊了一声“爸、妈”,他们两个人齐齐扭头看了我一眼,说:“回来了!”然后又扭头继续看电视了。爸妈的反应太过于平淡了,心里难免有些失落。我径自回房放下东西,整理房间、洗衣服、拖地等,边做边叹气:为什么同学们的父母都会把房间打扫干净迎接他们,而我的爸妈就没有呢?
我的爸妈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父母。
记得小时候某一年秋风又起时,我和弟弟很羡慕邻里孩子们放着形形色色、五彩缤纷的风筝在大草坪上跑来跑去。弟弟望着那些高高翱翔的风筝吵着爸妈要买一个,而爸爸只是看了看那些风筝,指着其中一个用报纸糊的风筝对我们说:“看到那个报纸做的风筝没有?”
我和弟弟点点头。
爸爸接着说:“那个风筝是自己扎出来的,不像别的五颜六色的风筝,那些是买的,自己扎出来的风筝才能放得最高,才能飞得最久。懂吗?”
我和弟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爸爸似乎很满意地继续说道:“那你们自己去扎一个风筝吧。”那时候我们很崇拜爸爸,凡是他说的话我们都当做圣旨,从来不会质疑。
自那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和弟弟每天都观察着那些翱翔的风筝,然后回家削一些竹片、小木棍,撕上几页作业本的纸张,试着自己扎一个风筝。很快就有了成品,我们学着其他小朋友的样子,一人拿线,一人架着风筝起跑,但是那个风筝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我们很苦恼,想寻求帮助。爸妈说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其他小朋友觉得我们鼓捣扎风筝不如买一个省事,也帮不上我们。我们试着从材质方面摸索,比如用日历纸、对联纸;支架的竹子用完了,我们就偷偷从厨房拿了几根筷子来削。如此我们的风筝改良好多次以后,却依然飞不起来,我们也淡了那份心思,转了兴趣。
后来看到别人放风筝,也不再有冲动了,偶尔会埋怨起爸爸和妈妈,为什么他们会让我失去了放风筝的向往?为什么不在兴趣正浓的时候培养一下,提点一下?他们放风筝的线是不是放得太松了?
长大后,随着离家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乡愁不再那么浓烈,家却走进了我的心,离家越远,家离我越近。爸妈似乎也习惯了孩子在外漂泊,只是他们越来越爱打听我们生活和工作上的琐事,我们说话的时候他们也会认认真真地听,生怕错漏一个字。即使他们完全不理解我们的生活,也给不了什么实质性的建议,但是他们就是想知道。他们就像那不断转动的线轴,宁可忙碌地转个不停,也不愿意跟风筝就此断了联系。
一次与几个朋友春游放风筝,看着渐渐升高的风筝,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那只飞不起来的风筝,想起了父母那放养般的教育方式,想起了他们有时候细致有时候粗糙的关怀,渐渐明白现实中的大多数情感都像涓涓细流,不会太过汹涌,却坚定又委婉地流入人心。
而那风筝又何尝不是远行人的心,被牢牢地牵在故乡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