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6/28 From: 谢明
1997年,久负盛名的国营阳江小刀总厂寿终正寝;
同一年10月1日,阳江十八子厨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这一年,李积回刚好三十周岁。
孔子曰:三十而立。
从此,一颗耀眼的民族工业之星冉冉升起。
从此,一位红色民营企业家也脱颖而出。
一
2009年4月13日,春光明媚。我们乘坐飞机到达江西南昌。刚下飞机,就被导游拉去逛刀具直销商场。
一到商场门口,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几个熟悉的大字——“阳江十八子”。一张大横幅,挂在商场门口,上面写着:我们的目标——超越阳江十八子。进入商场,声嘶力竭的推销员,左手拿着自家厂生产的钨钢刀,右手拿着阳江十八子菜刀,一边在一根钢管上叮叮当当地拼命砍,一边不停地呐喊“比一比,我胜阳江十八子!”
我掏出手机,立即拨通了阳江十八子集团总经理李积回的电话。
“李总,我在江西南昌看到有刀具专卖店把你的十八子作为竞争对手。”
“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好事,好事。这是好事啊!有同行把我们十八子作为竞争对手,说明十八子既有了竞争力,也有了影响力。”
是啊!连在千里之外的江西南昌,都有刀具制造商把阳江十八子作为竞争对手,不正说明了阳江十八子拥有别人想学习、想超越的东西?不论是什么行业,在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方,只要随时有人把你作为竞争对手,把你当作假想敌,都说明你已经拥有了别人暂时无法超越的“老大”地位!
阳江十八子,一个南海之滨的中等城市的集团企业,成为了“中国菜刀中心”!在当今中国的制刀行业,就拥有了“舍我有谁”的“中国第一刀”的金字品牌!阳江十八子集团董事长李良辉、总经理李积回也被业界尊称为“中国刀王”!
如此辉煌,仅仅始于26年前的一间“夫妻档”。
1983年,还在国营阳江小刀总厂上班的技术工人李良辉和妻子卢荣娟开了一间“地下作坊式”小厂,因怕套上搞资本主义的帽子不敢正式注册,就挂靠到弟弟所在的集体性质的“朝阳五金刀具厂”。小作坊只有8名生产人员,面积不足200平方米,一半用作制刀,一半用作制饼;以生产碳钢菜刀为主。但小刀销售屡屡亏本,只能靠妻子的饼厂养刀厂。
此时,李积回才十六岁,正在阳江市第三中学读高中。志存高远的李积回,对母亲卢荣娟没日没夜赚钱养活自己五兄妹既痛心又感激,但对年过半百的父亲每天下班都“偷偷搞资本主义”还很不理解,对年纪轻轻就叮叮当当跟父亲学打铁做刀的哥哥李有维也不屑一顾,认为一个年轻人不应该这样小打小闹活一辈子。与当时具有远大理想的年轻人一样,李积回正想着读书做一番大事业,最好成为人人羡慕的大作家。为此,他拼命练习写作,学习书法、音乐等艺术课程,打下了坚固的文学艺术基础。这一点,使李积回一生受益不浅。日后,李积回主持开发阳江十八子系列艺术刀具,开拓了刀剪业的发展空间;力主集团开办“声霸歌舞厅”、影音制作公司、阳江十八子集团视听会所顶级音响欣赏等多行业经营活动,为十八子的发展壮大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奇迹。1998年,十八子集团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把不锈复合特殊钢菜刀、获得阳江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后,发表在全国五金信息中心刊物上的科技论文《多层不锈复合钢材料在厨业刀具上的开发与应用》便是想当作家的李积回一挥而就的。
然而,命运没有安排李积回当作家。1986年,因没有考上大学,为了生存,李积回不得不放弃“文学梦”,服从父亲的安排,到阳江一家小刀厂跟一名很有名气的模具师傅学艺。开始,李积回还能虚心学习,博取众长。时间一长,年轻人就坐不住了,认为整天这样叮叮当当的没有出息。特别是女朋友一直希望自己成为名震天下的作家、白马王子。李积回异常苦闷,1987年,血气方刚的他曾两次离家出走。
出走期间,李积回经受了许多磨难,增长了见识,思考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回来的当晚,母亲抱着又黑又瘦的儿子痛哭。一向不善言辞的李良辉在一旁说了几句让李积回受用一生的话:
“回儿,父亲一生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只想实实在在地造一把中国最好的刀!有些事情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孩子,你要知道,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从小事开始的。”
“‘实实在在地造一把中国最好的刀!’‘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从小事开始的’,父亲简朴的几句话,影响了我整个人生!”
从那以后,李积回重新审视了父辈们的制刀事业。阳江刀是阳江“三宝”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公元557年,民族英雄冼夫人屯兵两阳,在阳江地区制作兵器。清《冯氏族谱》载:冯大将军“生平所用八十二斤鹅眉宣锦大刀纳于冢中”。冯大将军即唐代越国公冯盎大将军,这“鹅眉宣锦大刀”即阳江俗称的“大杀刀”。其后,制刀工艺传至民间,生产各种民用刀,“锋利、美观、耐用”,奠定了阳江制刀业的悠久基础。近、现代以来,出现了何全利、梁季芙等在全国有影响的制刀专家,在国内享有“小刀之王”的美称。父亲半生苦苦追求,就是“实实在在地造一把中国最好的刀!”李积回终于作出决定:立足家乡,辅助父母,造一把中国最好的刀,让阳江刀剪在自己这一代人中做得更好更出色,日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987年8月,李积回正式加盟父母的制刀厂。从此,李良辉、李有维、李积回这父子三人,就与中国刀剪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李积回进厂不久,党的十三大胜利召开。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私营经济一定程度地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地生活需求,是公有制经济必要地和有益地补充。”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上肯定了私营经济可以存在,并且鼓励他们地发展。李积回敏锐地感觉到,私营经济发展的春天要来了!自己一家人辛辛苦苦制造的刀剪,挂靠集体小厂寄人篱下,名不正言不顺,对发展前景不利。他向父亲建议,正式建立自家的制刀厂。李良辉觉得在理,经慎重考虑,1988年,朝阳工艺刀剪厂脱离挂靠集体小厂,改名为 “江城向阳家用刀具厂”,正式成为私有性质的企业,当年年底,工厂工业用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生产人员50多人,当年创产销值达50多万元。
1993年,正当向阳刀具厂生产的刀具风靡全国时,很多人还不知道向阳刀具厂是在哪个城市的,也很难记住“向阳”这个全国多如牛毛的牌子。如何让大家记住自己生产的刀具品牌?李积回苦苦思索着。一个夏夜,李良辉召集家庭成员商讨为产品改名的事情。
初夏的夜晚,繁星点点,一家人一边看电视一边议论产品改名的事情。
哥哥李有维说:“我们厂叫向阳家用刀具厂,刀具就用‘向阳刀具厂制造’吧。”毕竟那么多年了,他对这个牌子有感情。
李积回想了想,说:“这个名字全国各地都可以叫的,没什么特色,人们也不容易记住。”
“那叫‘季芙制造’吧。挺多香港商人建议我们用‘季芙’这个名字的。”弟弟李松得说。
妹妹李培要快人快语:“不行不行!我们为什么要用别人的名字呢?要用就用我们自己的名字。”
经妹妹这么一说,李积回立即冒出一个想法:“我们家姓李,李字由‘十’、‘八’、‘子’三个字组成,就叫‘十八子’,前面再加上‘阳江’二字,既有我们家族的渊源,又有地方色彩,好叫好记。”
“好,就叫‘阳江十八子’!”李良辉当场拍板。卢荣娟也同意,其他家人都称赞这个名字起得好。
从此,“阳江十八子”这个十分个性化、人性化响亮的名字横空出世。
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其时,向阳家用刀具厂员工增加到200多人,年产销值达到200多万元,李积回觉得,民营企业又一次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于是,与父亲商议后,将向阳家用刀具厂更名为现代公司机制的“阳江十八子厨业有限公司”。
至2002年,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拥有国内、国外、自制机械设备1000多台(套),工业用地及配套设施用地超过25万平方米,员工2000多人,年销售值超过3亿元。
随着十八子厨业有限公司、十八子刀剪制品有限公司、十八子工贸实业有限公司、十八子饮食娱乐服务有限公司、十八子材料供应有限公司、十八子精密特钢有限公司、十八子真空设备有限公司、十八子金属废品回收有限公司相继成立,“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 应运而生了。
“朝阳”五金刀具厂——“向阳”家用刀具厂——“阳江十八子厨业有限公司” ——“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一家民营企业的四个名字变迁,不刚好印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进程吗?
二
父亲李良辉善守业,儿子李积回善创业;李良辉善生产和研发,李积回善管理和经营;李良辉严谨,长在内强素质;李积回外向,善于外交和拓展市场。1988开始,“阳江十八子”进入了磨剑时期。在这个时期,李良辉和李积回这一对珠联璧合的父子搭档,向世人亮出“阳江十八子”这把中华民族响当当的利剑。
李积回加盟家族制刀业后,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发现在全国市场享有盛名的中国制刀业老字号“王麻子”和“张小泉”已经逐步走向下坡路。此外,南有广东阳江、北有山东寿光、东有浙江永康、西有重庆大足,都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刀具之乡,彼此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受限于运输成本和品牌影响力,均在各个区域市场上“诸侯割据”,谁也不敢轻易到对方的势力范围里“抢食”。其他的制刀厂基本都是来料加工,帮助外国企业生产刀剪,为人家打工。李积回想,要为阳江的制刀业闯出一条血路,必须用产品说话,以产品叫响市场。为此,他提出了“产品品质第一位,营销推广第二位”的战略方针,首先完成“造一把中国最好的刀”的重任。
1993年11月6日,闻名中外的李德生将军到尚在创业时期的十八子参观,抚摸着一把长剑良久,缓缓地说:“要是抗日战争时我们有这么一把好剑就好啦!”将军回忆说,日本军人视军刀如生命,那时他们的制刀技术是一流的。在“百团大战”时,自己还是营长,指挥部队参加最为酷烈的狮垴山、石匣、关家垴战斗,由于我们刀不如人,白白牺牲了许多好战士。在一旁陪同视察的李积回听了,立即表态,一定要制造出不会让将军失望的中国刀。
在十八子的发展过程中,李积回和他的父母李良辉、卢荣娟和兄妹李有维、李松得、李培要以及其他同事一道,稳步推进了五大技术革命。这五次技术革命,奠定了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国菜刀中心”的龙头地位。
——第一次技术革命是1993年首次将传统焊接刀具改进为连体直出刀具,引发中国刀具第一次革命。
——第二次技术革命是1995年参考当时日本、西德刀具的特点,开发创新外观品种多样化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日式多功能家用厨刀,引领刀具市场由单一产品拓展为多类型综合刀具市场。
——第三次技术革命是套装刀具的开发推广,借鉴国外经验,设计推出了倾注“人性化”理念、富有中国特色的通透式套装刀具系列产品。
——第四次技术革命是将军工材料七铬十七钼(7Cr17Mo)及高级国际流行材料不锈钢复合钢转换为民用制造刀具。
——第五次技术革命是建设特种合金钢厂,瞄准国际高级刀具市场,炼钢、制刀、技术一体化。
在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刀痴” 李积回的故事人人都能给你讲上好几个:
一天,二车间请来一位木工师傅修理用具,李积回恰好经过,不小心把搁在凳子上的一把凿子碰落地上,他捡起来查看是否有缺口。没想到这一瞧,一个新的想法划过脑际:凿子的刃口只开一面,用起来锋利无比,那菜刀的刃口是否也可以只开一面?
李积回立即掏出电话,把这个想法向父亲汇报:“爸,我有一个新想法,我们的菜刀能否像凿子那样只开一个刃口?”
“这个,我们可以研究一下,下午你通知我们公司的技术人员一起开会研究。”
当天下午,天气炎热。在会议室里,李良辉、李积回和几个技术工人也正热烈地讨论着菜刀能否只开一个刃口的问题。李积回告诉大家,凿子只开一个刃口锋利无比,那菜刀也可以仿照这个做法,只开一面刃口,方便左撇子切菜。李良辉和几个技术工人听了,觉得新鲜。于是,他立即召集几个技术工人大家按照李积回的想法投入试验。
经过几天的努力,大家印证了李积回的设想:如果在刀的左面开刃口,有利于左撇子使用;如果在刀的右面开刃,则更利于平常人使用。于是,一种为方便左撇子切菜的厨刀问世。这种菜刀的刃口采用不粘肉设计,独创特殊刃,精工处理,流线孤形,刃锋特殊加大,切肉快捷;刀柄采用了防滑设计,三套不锈钢铆钉加强牢固,刀把整体冲切,经特殊处理永无弯曲、断折,制作独特精良。
这种新的铸刀方式,在国内没有先例。大家都为李积回的点子高兴,并觉得这种菜刀很特别,有特色。于是,李积回给这种菜刀取名为:“怪用厨刀R103”。
这款厨刀一投入市场,果然销路很好。
1996年4月,李积回随父亲一起参观广州春季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一个小五金档位前,李积回被一款套装餐刀吸引了。那套餐刀是由4把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功能的小餐刀组合而成的,插放在一个木制的刀座上。李积回想:菜刀是否可以弄成套刀,组成一款厨用刀具?
一回到宾馆,李积回按捺不住喜悦向父亲说出自己的想法。李良辉当场同意了。从交易会回来,李积回立即投入组织生产套式刀具的工作。与此同步进行的,是设计出多种多样花色和品种的刀座。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一套日式厨房套刀——三鉻十三(3Cr13)(420Jz)四件套装,插在精美的刀座上,推向市场,立即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首批生产的套刀,全部被经销商包揽。各地经销商纷纷打电话来订货,不少经销商还专程跑到十八子公司,一时拿不到货,就在周围的旅馆住下来,一直等到有货到手才肯离去。
第一次去日本参加刀展的时候,一位日本刀商在讲台上拿着日本菜刀在吹擂:“我们大日本的刀是天下无敌的,只有德国的双立人可以一比高下。”坐在台下的李积回虽然窝着一肚子火,但他不动声色,拿着一把自制的菜刀上前,用日本话说:“来,我们比一比。”两刀相撞,“哐当”一声,日本菜刀顿时缺了一个大口子,像张着明晃晃的大嘴。日商看着长相很象日本人模样的李积回,依然大言不惭地说:“我说对了吧?你看,我们日本生产的刀就是不一样!”李积回庄严地说:“你弄错了,我是中国人!这是我们中国生产的刀,这是中国阳江十八子公司生产的刀!”从那以后,日本商再也不敢小看中国刀了,还先后20多次邀请李积回到日本参观讲学和参展。2005年3月,中学时代李积回向往但却没有考进的北京大学邀请他去讲学,李积回十分激动,在讲课中多次强调:“古人铸刀大多是为了战争,我们做刀不是为了侵略,而是为了和平,为了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不是为了损人利已,而是为了利人利己。”2008年8月26日,日本不锈钢刀剪、厨具产业集群专家组主席、中日产业研究专家丸川知雄教授还亲率数十名日本刀剪专家到阳江十八子集团召开日本不锈钢刀剪、厨具产业集群报告会,由衷称赞“十八子,是一个了不起的企业”。
李积回和他的父亲李良辉以及同事们的汗水和智慧培育了一朵绚丽的民族工业之花——阳江十八子!目前,十八子集团的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被列入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口名牌,出口亚、非、拉、欧、美各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誉为“中国第一刀”、“中国刀王”,获得“中国刀剪十大知名品牌”、“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300多项荣誉称号和奖项,成为世界认识中国刀具的一块金字招牌,缔造出一个民族刀具品牌崛起的神话。特别是“中国菜刀中心”落户十八子集团后,昭示着她已经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级品牌,进一步影响着世界的制刀业。
李积回依然没有满足。他知道,自主创新是一个企业壮大发展永远的动力和源泉。他和董事会多次研究后,进一步明确了十八子刀具发展方向:向多门类刀具领域进军——比如民用产品、军用产品、收藏工艺品、医疗器械、药材用具等,大力拓展研发生产领域,在做专做优的基础上做强。
三
多年磨剑,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李积回仍然苦恼:制约我们制刀业的瓶颈——原材料大部分要靠进口。一句话,我们还没有自己生产的好钢。
2003年,李积回和董事会做出重大决策,投资1.5亿元,在阳东县325国道入口处购工厂用地13万平方米,建立十八子精密特钢有限公司,炼出自己的制刀专用钢。
此举立即引起了中国制钢业和刀剪界的质疑:一个规模不大的制刀厂也想炼钢,太不自量力了!你既制刀又生产销售材料,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是不是有点那个?
李积回力排众议,三顾黄山,高薪聘请来炼钢专家、安徽黄山特钢厂董事长兼总经理万承书,让他施展拳脚放手去干。2005年12月28日,十八子精密特钢公司的第一炉钢水顺利出炉。那天,我刚好在场采访,发现红红的钢水映在李积回红红的脸上,钢水流出时,李积回的泪水也忍不住流了出来。
十八子精密特钢有限公司生产的钢质量上乘,逐步受到了刀剪制造商的青睐。望着一车车坚硬的特用钢运出厂门,李积回又在思考一个更为迫切解决的问题:打造一支象钢一样的十八子团队。
一次,李积回来到第三车间调研时,几个人为一道工序怎样做更好激烈得争吵。
“不对,这道工序不是这样的,应该是用干绒布擦拭刀面的!”
“不是,用湿绒布擦更好!”……
看着他们的争吵,再看看因他们争吵而成为赝品的刀具,李积回轻轻地说了一句:“你们看看刚做出的那把刀。”争吵者立即停下来,拿起刚做好的刀。一瞧,大家都傻了眼。这把刀的刀面弄花了不说,刀柄和刀身也变形了。
“我们是一个团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齐心协力才能做好。做刀,需要的更是这种团结精神,每一道工序都不允许出差错。今天就当买个教训,不扣你们的工钱,以后要记住,团结一致才能干好事情!”
李积回不愠不火的话语,让大家羞愧地低下了头。
后来,这把“乌龙刀”被陈列在公司的展台上,时时刻刻提醒员工要团结一致干事业,众志成城谋发展。
“以十八子为荣,以十八子为家”。这种家的情结,让员工更加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在十八子成立之初,李积回吃住都在厂里,和员工们一起排队打饭,大家说说笑笑,在公司饭堂里和大家一起吃饭。在李积回眼里,家的含义是爱护,是关心,是帮助。所以,无论公司里谁需要帮助,都会热心支持帮助。
在十八子,很多员工,特别是老员工,都能说出公司关心帮助自己的事情。大凡员工家里建房、孩子入学、入户、家属患病,十八子都会给予帮助。十八子就像一个大家长,关心着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工作和生活。而十八子的成功,也与其对员工的关心、对人才的培养分不开的。
现任十八子刀剪厂厂长李发,一谈起和十八子的情结,就滔滔不绝。他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热爱十八子,我早已把这儿当作自己的家!”李发是一个肯动脑筋,埋头苦干,爱厂如家的人。李回经常鼓励他积极上进,放手让他自由自在地在刀剪技术舞台上大展身手。李发在十八子,找到了自己发挥的平台。他常说,自己与十八子和辉叔一家,好像是上辈子就结下的缘分,他爱十八子胜过爱自己的家。李发有三个孩子,都是农村户口的。三个小孩到读书年龄后,因为跟着李发到城里住了,可是户口还在农村,需要给跨区费才能读书。老板娘卢荣娟知道后,主动出资帮助李发小孩办了城市户口。
2004年,在十八子负责清洁工作的刘大姐的儿子患了重病,需要一大笔钱治疗。刘大姐的家庭不富裕,丈夫是下岗工人,平时她丈夫靠打点散工帮补家庭,两个小孩都在读书。自从小孩患病后,刘大姐经常偷偷在无人的地方落泪。后来,李回知道了这件事后,立即拿出15000元给刘大姐,并发动全体员工捐款。后来,李回还亲自去探望刘大姐的小孩,继续送了几次钱给刘大姐,鼓励她的小孩安心养病,战胜病魔。
一位叫谢汝亨的老员工,向笔者娓娓道来他“三出三进”十八子的经历:
我1983年进入十八子公司工作,是第一批8名“开厂元老”之一。1985年底,家人和亲戚朋友怂恿我,说我有技术、有能力,何不自己出来做老板,开自己的刀厂?我也想试试自己的能力,就辞职自己开刀具厂。但几年下来厂就亏本了。1990年,我关闭了工厂。向李良辉提出回十八子工作,老板很高兴,一口就应承了,他不计较我“背叛”过他,还委以重任,让我从事技术方面工作,发挥我专长,还叮嘱说:日后你有想法了,还可以自己出去做。
1993年,我又有了自己创业冲动,便向辉叔提出想自己做,辉叔也不问原因就同意了。可是到了1997年,自办厂又亏了,没办法,我只好又回到十八子公司。
2000年底,我再一次向李积回提出要“单干”,他没对我说一句埋怨或批评的话,只是笑笑地鼓励我:希望这次成功,闯出一番事业,你已经很有这方面经验了,也成熟了,若是需要帮助,随时开声就是。没想到,这次输得更快。由于对市场把握不好,生产和营销脱节,控制不了生产成本,连工人工资都发不了。
2002年,关了厂门后,我很苦闷。已经是第三次从十八子出来,三次都失败了,所谓事不过三,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再提出回十八子了。辉叔和李积回知道后,立即给我传话,说十八子欢迎你随时回来。想想自己反正都“沦落”到这一步田地了,还顾什么面子?我一咬牙,便又回来了。
十八子,就像一个家,一个让员工觉得温暖、幸福和皈依感的家。
“李总,我们的新产品刀具终于研制成功了!”梁美、梁泽池等一批员工,顾不得擦额上的汗水,就一路小跑来向李积回报喜。看着满头大汗却满脸喜悦的员工,李积回的心里满是感激。
梁美、梁泽池等一批老员工是十八子“开荒牛”。二十六年前,梁泽池等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可是如今,他们头发已经斑白了,依然为公司发展费尽心血。李积回的心里明白,如果没有员工的支持,没有员工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十八子。
建厂之初,有次刮台风,因为梁泽池家远,房子破旧,家中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母亲,李积回就叫他回家照顾家庭。可是,梁泽池说什么也不肯回家,要独自留下来守工厂,让其他员工回家。那晚,8级以上的台风,吹得阳江到处一片狼藉,风声、雨声、建筑物倒塌声,让梁泽池一夜没合眼。停电了,到处一片黑暗。一个大客户订了一批货,交货日期越来越近了。为了按时交货,梁泽池点燃蜡烛,加班做出30多把成品刀。
在十八子公司,“父子兵”、“夫妻档”的人不少。很多人都是觉得在十八子打工不错,就把亲戚朋友介绍进来。现任十八子刀剪厂厂长陈基宾,就是他哥哥介绍进来的。那时他刚高中毕业,至今已经21年了。他进来后,又介绍父亲也进来了。十八子是很重视人才的,陈基宾能够升为厂长,靠得是技术,靠得是对十八子的忠诚与热爱。他每天6时就赶到厂,先巡视一遍各个车间,检查一下设备是否有异常,才放心让工人上班;晚上到七八点才下班回家,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凭着高度责任感,凭着自身过硬的技术,陈基宾在刀剪技术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并在舞台上大展身手,成为李良辉和李积回最得力的助手之一,成为员工拥戴的人物。
有人说过,当一个企业从关心营业额转向关心自己的员工储备力量,就标志着一个企业走向了成熟,走向了世界。从建厂到现在,十八子都十分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培养人才。李积回和李良辉都懂得关心自己的员工,知人善任,带给员工一种归属感。
李积回向来主张“人性化”甚至是“人情化”管理,即使公司做大做强后,引进了ISO9001国际标准管理体系,全面实施了规范化管理,但很多时候,如果牵涉处罚、追究责任等与企业管制性有关的事情,李积回大多还是偏向个人感情。因为,李积回知道,用心与用情,最能留住人才,培养出人才。
要带出一个团结向上、自主创新、开拓进取的团队,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李积回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有一条原则——“把管理做细,再细。”李积回要求,要根据每个管理人员的职务和岗位情况,对个人制定出具体的改进管理工作条款;要求每月一次向员工公开宣布厂长、主任工作业绩;要求正副厂长每月必须在大会上作述职报告,每年都召开表彰大会,给先进员工给与奖励。
十八子集团是家族式企业。其董事会成员清一色是家庭的骨干。家族式企业管理存在许多弊端,尤其是的财务管理方面,有时这个亲人要开支一点,有时那个兄妹要挪借几万。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一个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当一个家族式企业的老总,往往是今天得罪这个明天惹恼那个,吃力不讨好。为使企业尽快制度化、规范化,李积回费尽了心血。
李积回喜欢音响,被羊城晚报称为世界第一音响发烧友。他藏有大量世界顶级的音响设备,40万张以上的黑胶唱片,2万张以上的音乐CD和DVD。2007年4月,我与他一起到广东电台为“广东广播十八子杯第四届社会新闻大赛——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获奖作品颁奖,当他听到一新闻主播收藏有文革时期的黑胶片时,立即前往欣赏,还邀来几名电台几位同样发烧的录音师一起如痴如醉地击拍而歌。主持人看到他那么喜欢,高兴地表示干脆把黑胶片送给他。李积回高兴得笑了,笑得像孩子似的腼腆,不停地说:“如果说我对制刀有1000度的发烧,对音响我也可以说有800度的发烧!”
可是,为了这个“发烧”,他差点与家族人闹僵了。(续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