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3/30 From: 阳江十八子
锻造“神州第一刀” ——十八子集团公司创名牌之路
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当一些企业不惜重金,在各大宣传媒体展开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攻势,树立自己品牌的时候,十八子集团公司早已超越了宣传媒体的范围,把创造名牌的眼光放得更远。公司构筑了全新的品牌发展战略,使“十八子”的品牌溶入了更多的内涵,拥有了更强大的市场效应。
质量为名牌之本
20年前,一间占地面积不足200平方米,只有8名工人的生产小作坊,十八子集团的前身“朝阳工艺刀剪厂”成立,拉开了“十八子”的创业之路。20年后的今天,在风起云涌的民营经济发展大潮中,一间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员工1000多人、年销售额过亿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企业十八子集团公司,在林立的民营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阳江乃至国内外刀剪行业的一颗耀眼明星,“十八子”的品牌享誉海内外,所生产刀具被誉为“中国第一刀”。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创名牌的发展战略。
日前,十八子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打造世界著名品牌,是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懈追求的目标,这一创业理念穿公司发展的始终。质量是企业创名牌的根本,公司的技术开发一直站在行业标准的前沿。在发展的过程中,十八子集团在业界先后发起了五次技术创新:1993年首次将传统焊接刀具改进为连体直出刀具;1995年开发外观多样化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日式多功能家用厨刀,引领国内刀具市场由单一产品拓展为多类型综合产品;第三次技术革新是套装刀具的开发推广;第四次是将军工材料七铬十七钼高级不锈钢复合钢成功转为民用制造刀具;第五次是在行业中首家自己建设特种合金钢厂,实行炼钢、制刀、技术一体化。正是这五次技术革新,奠定了公司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
文化为品牌增光
在创建名牌的过程中,十八子集团赋予了原本只是产品一个标识的商标更多的文化内涵。公司产品名称当初叫飞球,为了增加品牌的内涵,后来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李辉的姓氏“李”字为基础,拆分为“十八子”,既形象易记,又富有特色。在公司的宣传短片中,有一个大树底下老师傅与年轻徒弟挥汗如雨,捣鼓风箱,手舞铁锤锻打菜刀的黑白镜头。透过这一个有历史感的画面,顾客自然而然的记住了公司具有悠久制刀历史的品牌形象。
20年的制刀经验,使十八子公司深谙刀文化的内涵。各地风土人情、饮食文化的差异使用刀的习惯各有不同。为此,公司根据各地用刀习惯的不同,开发出了上千个品种的刀具。如适应北方寒冷天气,生产了不冻手的橡胶柄和木柄的菜刀。前切后斩的刀具适应喜食肉类的地区。这些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生产出的产品行销各地,深受顾客的喜爱。十八子的品牌形象通过这些造型各异的刀具品种深入到千家万户。
全方位的品牌发展战略
在各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公司都注重塑造不同的品牌形象。实行工贸一体化时,提出了“后厂前店,便宜看得见”的口号。当新的竞争对手大打宣传战时,又提出了“比一比,我选十八子”的口号。当一些大型企业纷纷转产菜刀时,又适时提出了“专业制刀50年,更多保障”的口号。“炼钢、制刀、技术一体化”的口号则是配合自己钢厂的上马。随着目前公司在生产、贸易、饮食娱乐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又提出了“阳江十八子,与你生活的刀有关;阳江十八子集团,与你生活的都有关”的口号。这些宣传口号,使公司的发展适应了不同时期的需要,品牌的内涵和价值也得到不断的提升。
近年来,十八子集团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文化体育活动和政府组织开展的各种社会活动,为这些活动捐资出力。公司还充分利用地方发达的旅游业,在各个风景区开设专卖店,一方面宣传推广地方的特色产品,另一方面通过中外游客把阳江的名牌产品和阳江优美的景色向世界各地宣传,提高阳江和阳江名牌产品的知名度。李回说,近几年公司用于支持公益事业、文化体育事业和政府组织开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的资金,差不多与在各大宣传媒体投入的广告费相等。一个企业,不但要追求经济效益,而且要追求社会效益。十八子集团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是社会各界支持的结果。集团公司致力打造一个服务社会型的企业新形象,通过全方位的品牌发展战略,追求更大更强的品牌效应。
摘自 2003年3月30日 3270期 阳江日报 第一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