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3/10 From: 阳江十八子
早在清朝同治年间,阳江城的造刀行来已自成格局,在城中一条小街上,渐渐积累起了数10家以打铁制刀为主的店铺,人们称这条小街为“打铁巷”,就在这条“打铁巷”的孕育下,代表当今我国五金刀剪业“一刀一剪”的阳江十八子厨业有限公司和广东宏鹰集团,就是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的。
60多年前,打铁巷是一片草棚铁铺。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在墙边挖了一个洞,一双小眼睛一丝不苟地盯着洞内铁锤下迸射的火花,神情专注而贪婪。这个小孩子便是如今阳江十八子厨业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有“中国刀王”之称的李辉。12岁那年,李辉在私塾的黑板上赫然画着一把三四尺长的大菜刀,旁边还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大字:我是刀王,我要砍遍全世界。
伴随着刀王之梦一晃过了近40年。到了1983年,改革开放给阳江民营企业以发展的机会,李辉买下了漠阳江南岸的一块200多平方米的荒地。在这块荒地上,建起了不到100平方米的“车间”,“车间”内有迫刀机2台,磨刀机2台,手动抛光机3台,淬火机和砂轮机各1台。这便是十八子厨业公司最早的全部资产。亲戚加上请来的工人共8人,李辉开始了他的“刀王梦”。这一年,阳江的刀剪业依然是国营刀厂为主,而且已初具规模,出口小刀超过50万把。
与李辉“工场”相比,阳江刀剪行业另一个传奇人物麦祖荣,在创业时的“工场”似乎就更加简陋一些。1980年,麦祖荣带着自己的儿子、媳妇共7人,揣着700元钱的全部“身家”,挤在20多平方米的陋室里,从打火石到打火机,再到磨具和包装材料等,迅速积累了原始的资金,开始了他的剪刀“梦工场”。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批富有活力的个体、民营刀剪企业应运而生,他们发挥机制灵活的特点,面向市场,紧追潮流,大胆扬弃一些落后的传统工艺,在产品研发、创新方面狠下功夫,并引入现代管理手段,创立了新的品牌。其中,阳江十八子和广东宏鹰集团更是横空出世,成为中国“菜刀中心”和“剪刀中心”。这“一刀一剪”,有力地推动阳江乃至中国刀剪业的蓬勃发展。
但面对全球化的经济大潮中,阳江刀剪企业家们并没有停留在已有的荣誉面前,而是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成就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出访日本“刀剪之都”——三条市归来的广东宏鹰集团董事长麦祖荣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阳江生产的菜刀每把仅卖十多元到几十元,而日本生产销售的却高达几千日元,他认为这种天壤之别的价格差,是刀剪业产品之间高技术与高附加值的差别。而国际上一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医用产品等,国内企业几乎无能为力,其壁垒之处就是技术问题,包括冶炼技术、加工技术、工人素质等。
切肤之痛使阳江的企业家比任何时候都明白科技创新和提高素质意味着什么。麦祖荣表示,将要从材料、工序等方面进行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其中包括炼钢的技术攻关、引进关键性的技术设备、培训和引进高层次的管理与技术人才等。
摘自 2002年5月27日 经济日报之城市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