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4/14 From: 阳江十八子
李积回是著名刀剪专家、“中国一代刀王”、“中国菜刀中心”缔造者李辉的次子。这位“帅门之后”没有沉醉在前人的光辉里,而是以超人的胆识、出色的经营管理才能,励精图治,把父辈的事业一步步推向前,从而也使自己在中国刀具界大放异彩。
让我们走近李积回,去领略这位广东十届人大代表、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科技星火计划先进个人的迷人风采。
以铁铸志,让阳江刀走向世界
李积回是个有主见有追求的人,他曾经不满足于父母从事的制刀业,想独创一番大事业。为了寻找发展的机会,19岁那年他独自一人游历了广东的广州、珠三角等多地,走遍了广西、云南、湖南、湖北、福建等多个省市。经历一番风雨和见识后,李积回还是回到他从小就耳濡目染的刀剪行业。他到父亲的工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心里却立下雄心壮志:一定要以高科技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构建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刀具生产产业,使有着150多年历史的传统产业在自己这一代人手中迸发出更加瑰丽的光彩,使久负盛名的阳江刀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当然,这也是他父亲李辉的愿望。
可喜的是,经过父亲和自己十几年的淬火砺炼,梦想实现了。今天,由父亲艰辛缔创、由他一手经营管理的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中国的刀具王国:拥有包括刀具产销、原材料生产、百货经营、饮食娱乐在内的6家子公司,员工过千人,年销售额超亿元;还被批准为“中国菜刀中心”,产品连续5年全国行业产销量第一,不但在中国大江南北广受欢迎,而且远销日、美、加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实现了李积回和其父的“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十八子刀具”的设想。
在梦想成真的背后,李积回和父亲付出了多少心血?将“造一把中国最好的刀”作为毕生追求的父亲一头扎在车间里,穷其精力进行技术改造;负责经营、管理的李积回却苦苦摸索营销的路子。他发现阳江旅游业较旺,就机灵一动,想出了与旅游业互动进行销售、宣传的办法,提出了让游客“到阳江旅游,到十八子购物”的营销理念。为此,不但在交通沿线大设广告牌,让人一踏进阳江就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刺激,而且在交通主干道多处设厂建店,为游客购物提供方便。记者曾到过其设在325国道旁的专卖店,这里各类刀具应有俱有,车流人流络绎不绝,真是一个购物的好地方。事实证明,李积回营销策略是成功的。
大胆创新,让铁制的刀具“活”起来
中国刀剪行业向来有“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的说法,这两家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曾是中国刀剪业传统影响力的“老行尊”。如今,阳江十八子仅仅用了10多年的功夫就与这两家老字号并驾齐驱,并以其产销量和影响力一举坐上全国刀剪行业的第一把交椅,做成了“中国第一刀”的品牌。人们不禁要问:他们有什么法宝呢?
法宝只有一个,那就是创新。十八子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创新再创新、超越再超越的发展史,在其并不太长的历程中,贯穿其中的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等等,而李积回就是这一系列创新的“领军人物”。
李积回思维活跃,认识超前。他深深地意识到,像刀具生产这种传统产业,只有改革创新才有出路。于是他促使刀匠出身的父亲大胆摒弃传统生产刀具的落后意识,用现代科技武装头脑,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创了“科技兴业”的新路子。他注重刀具的包装和外观设计,不断推陈出新。他设计方面的思路是:刀具不仅是“铁制品”,还必须有灵性,必须“活”起来。因此在设计中融入风俗、历史、文化、地理等内涵,在保证产品实用性的同时突出观赏性。记者就曾看到,在十八子专卖店里,就是小小的指甲钳都有十几种不同的图案,卡通人物、历史故事、花草虫鱼等栩栩如生,非常精美,让人爱不释手。难怪德国一位刀具行业的总裁说:十八子产品有人性在里面。
李积回还亲自参与刀具制作工艺和技术的创新工作,全国首创的“怪用厨刀”,就是他独创出来的。十八子的每一次技术革新,他无一不参与或主持设计、制作。
李积回在管理方面也有一套独特的思路:他在传统产业中率先摸索出一套以人为本的现代科学的管理模式,从而使他的刀具王国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据悉,十八子当年参与创业的8人,至今仍有数人留在集团里,工作10年以上的多达数百。有些职工把毕生的心血都洒在这里了,老了还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能来十八子工作,与十八子一起发展。
摘自 2003年4月14日 广东工商报 第1207期 第一版